•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所有文章 >> 规范性文件 >> 浙江法院规定
  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悬赏执行措施的规定(试行) 2006年
  • 发布日期:2012-04-26 浏览次数:10088 次
  •  

  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悬赏执行措施的规定(试行)
     
  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悬赏执行措施的规定(试行)

    (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07次会议讨论通过)


      为依靠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财产,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,维护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,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精神,结合我省执行工作实际,制定本规定。
      第一条 悬赏执行是指通过人民法院向社会发布公告,申请执行人承诺对于举报有关案件财产线索,并据此线索取得实际执行效果的,给予举报人一定悬赏金的执行措施。
      第二条 采取悬赏执行措施应当由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,写明悬赏执行公告形式、公告范围、具体请求、悬赏金承担等内容。
     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申请执行人的悬赏执行申请进行审查。符合相关条件的,决定发布悬赏执行公告。
      悬赏执行公告应当载明被执行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、住所地、尚未履行的债务、悬赏金额等情况。
      申请执行人对悬赏执行公告有特殊要求的,人民法院视情作出决定。
      第四条 悬赏执行公告一般在新闻媒体上发布。
      第五条 悬赏执行公告费用和悬赏金由申请执行人负担,不列入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。
      公告费用应当由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预交,不预交的,视为撤销悬赏执行申请。
      悬赏金由人民法院从执行到位的款项中优先扣取。
      第六条 人民法院和申请执行人对举报人的情况应当保密。
      第七条 执行人员与他人串通获取悬赏金的,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。
      第八条 本规定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。
      第九条 本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。
  • 规范性文件 相关咨询
  • 更多
  • 2012-09-11
  • 买手机卖到官翻得
  • 已回复